查看原文
其他

名人堂 | 世纪明德王学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清华精神一直影响着我们

2016-11-09 王晓霞 刘昌 中国网教育频道
当夏令营遇上清华男,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3444fuvxu&width=500&height=375&auto=0世纪明德董事长王学辉做客中国网《教育名人堂》
王学辉(世纪明德董事长)
我们都知道,教育不是把桶灌满,而是把火点燃,夏令营是点燃孩子学习和生活激情的有效途径。70后、80后的家长们,我想对你们说,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夏令营比补习班更重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让你们的孩子在夏令营中发现更棒的自己吧!
下面即将进入精彩正文,请观众老爷移个步。)


Q中国网:您能简单介绍一下您的个人成长经历吗?
王学辉:81年出生,天蝎男,在18岁之前都在山西省内度过,99年考入清华大学汽车系,本硕毕业后,毕业即创业。用十年的时间和师兄弟几个一起来创办、发展世纪明德,一直到今天。今天是世纪明德挂新三板做市交易的第一天,对我们来说,也是个大好的日子。
世纪明德董事长王学辉做客中国网《教育名人堂》


Q中国网:我们国家现在提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您毕业的时候是十年前,当时您怎么有创业的想法呢?
王学辉:当时的创业氛围没有今天这么好,虽然那时候也有第一轮互联网的热潮,也有一些大学生创业,但是比起现在还是有差距。我毕业以后,在清华科技园启迪控股工作过一段时间,创业后去跑市场出差,得跟家里说是清华科技园派我出差的。那个时候父母还是认为在清华的企业系统还是很稳定的工作,为什么要自己出去折腾呢!做了一年多以后,有一点点小小的成绩,才敢跟家里讲,家里才算有点认同。

Q中国网:当时有想过未来是什么样吗?如果创业失败了,您能承担这样的后果吗?
王学辉我们是2006年11月9日注册的,跟很多公司一样,在创业之前都有一个史前阶段。比如新东方俞敏洪,他在创立新东方之前,其实是在东方大学代过几年课的。马云在创立阿里巴巴之前,是做过几年中国黄页的。 在世纪明德创立之前,我们创业团队中曾经有人以小公司、项目制的形式运作过几年,我当时是以辅导员、销售等各种身份参与。对我们来讲,这个项目经过评估,应该不会差到哪去,但是未来有多好,得看我们自己努力到什么程度,当然也要看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当时的创业项目不像现在,比如一个app,一失败了就血本无归,什么都没有。我们的项目相对比较传统,它有一个保底,需要我们自己努力把它做到最好。
Q中国网:您创业时其实是有了积淀和准备,所以没有那么多风险。我非常好奇,您是学汽车专业的,怎么做上了夏令营这个项目呢?
王学辉世纪明德几个主要的创始人,我们内部叫“四大天王”,其中有三位是清华理工男。我是清华汽车系的,王勇是清华精仪系的,李岩是清华建筑系的。很多人很奇怪,你们这几个理工男不务正业,做的夏令营和专业也没什么关系。 实际上,我们做的事情和大学所学的专业没什么关系,但是和我们从事的学生工作和社团活动息息相关。大王总做过清华学生会的主席,我做过学生会的副主席,李岩做过系会主席,我们在学生会这个系统中早就认识,感情都非常好。先有感情,再去创业,是这样的过程。 我们现在做的夏令营活动,其实也是张罗各种学生活动,组织专家报告,这和学生会社团的工作是非常相似的。所以我经常和大家讲,确实和专业没什么关系,但是和我们在大学六七年从事的社团工作是息息相关的。
中国网《教育名人堂》节目主持人 王晓霞


Q中国网:学生时期的积淀包括社会活动的经验对工作还是有一定的帮助和益处。在您的个人经历中,您觉得清华大学对您有什么样的影响?
王学辉清华是我一生改变的地方,清华人对母校的感情是非常真挚的,我确实非常感谢清华。我记得很清楚,在我高中刚入学时,当时主管教育的副县长在开学典礼上讲:我们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自建国以来还没有一个考上清华的,还没有一个考上北大的,还没有一个驻外使节……他用了排比句,说了很多。我坐在第一排,好像就把“没有一个考上清华的”这件事当成了自己的责任,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从那个时候,我就树立了目标,一定要考上清华大学! 高一寒假时,我们班主任老师在学生评定上写:“苦干实干加巧干,考取清华大学,实现石楼历史上零的突破。”这相当于又强化了一下。我在高中三年的目标就更加明确。我在1998年参加高考的时候,离清华的分数线还差一点,所以就毅然决然地又复读了一年,去山西运城的一所学校。我记得那时候30多人的大通铺,冬天特别冷,要自己拿柴火烧炉子,那种环境锻炼了自己。经过了一年的复读,终于如愿考入了清华汽车系。 进了清华大学以后,一般来讲,第一年第二年大家都有所谓的适应期,理想真空期。我自己总结,每6个月目标会变换一次。是出国呢,考研呢,工作呢,从政呢,搞科研呢,还是创业呢?因为大学嘛,价值观比较多元化,不断地去转变。 但是我自己在不断地做学生工作和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大约是在大四的时候就比较明确了,自己还是比较适合从事创业这个领域。因为我比较喜欢独立、自由,有自己的想法,第一天写出方案,第二天就可以落实的感觉,不受太多束缚。我基本上在大四就确定了要往创业这个领域去走,无非就是寻找一些机会。 正好在快毕业时,和王勇师兄聊起这件事。我们早就认识,知道他前面做了这几个项目,有了铺垫。当时他在清华紫光,我在清华科技园,我们俩就相互“忽悠着”创业。他先辞职,我也辞职,我们在06年11月9日注册了世纪明德。 清华对我们的影响,首先是我从高一开始一直的奋斗目标,我们世纪明德现在主要的创业团队都是在清华认识的。另外是清华这种精神,不管是校风校训,行胜于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包括陈寅恪先生提出来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都是我们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很多人进来以后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清华氛围。清华精神一直影响着我们。
Q中国网:志同道合的同学情谊是企业独特的地方,伙伴之间的信任和价值观的相同也是企业发展非常扎实的基础。
王学辉:是的,只有同心,才能走得更远。只有同德,才能走得更近。

Q中国网:当时,世纪明德为什么选择夏令营的项目呢?
王学辉大王总做过清华学生会主席,也有一些资源,比如说一些教授,清华北大的辅导员资源。当时所有清华北大的学生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自己考上了清华北大以后,家乡父老来了以后,带小孩参观的时候就会问道,“你们能不能给他们讲讲你们学校,讲讲大学生活,讲讲你们中学阶段是怎么学习奋斗的经历,给孩子们一些激励。” 我们正好有一些资源,也愿意做这样一件事情,因为它偏社会实践,偏素质教育。我们想,不如去尝试一下。最早我们去联系自己的母校,老校长听了就觉得太好了,正好有这样的需求,也想让学生去学校参观一下,树立奋斗目标,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一开始我们就以这样的商业模式:让清华北大的学生回自己的母校跟校长讲,我们师兄有这样的创业项目,对学生非常有益,可不可以组织学生来感受。我们最早的创业基因和商业模式就是这样来的,我们称为:B2B模式下的国内名校游学。
Q中国网:我们创业是具有了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因素。首先是学生和家长有这样的需求,同时我们也有这样的资源,可以结合在一起。
王学辉:我们毕业的时候也会选择自己的人生,我很早就在从政、科研、从商这三个领域里边选择,我觉得从商比较好。为什么选择夏令营这个领域呢?很多清华的学生,包括名校的学生毕业以后,可能都愿意去金融机构,或者去网络公司,或者去房地产公司,当然这些也非常好。但是对我们来讲,这些领域已经有那么多优秀的人了,不缺一个两个。但是我们喜欢的,偏小孩领域的,社会实践的相对比较苦,所以愿意去的人比较少。我们觉得未必要跟随大部人走那条路,一方面有这样的资源,又有这方面的兴趣,我们就去做,大概就是这样一个选择的过程,我们觉得我们做的对青少年活动还是比较有社会意义的。

Q中国网:教育行业可能相对于其他行业它是慢的,相对传统的。资本市场不太过于关注到这个领域,但是其实它是意义非凡的。
王学辉:我和投资人讲,教育领域肯定不会那么性感,比如他们好多项目一年暴涨一百倍,两百倍,这个其实是很难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本来就是比较慢的过程。但是我认为,教育领域里边你要坚持5~10年的话,其实收获还是比较不错的。包括现在所谓的经济周期下行,资本寒冬啊,其实教育项目还是非常好的,因为它是抗周期的。
 
Q中国网:我听说咱们创建了一个青青部落,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部落?
王学辉这个是我们在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需要。我刚才讲了,世纪明德的基因是B2B,就是找学校,做的主要是名校游学产品。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尤其是80后、90后成为家长的情况下,他们的育子观念发生了很多变化。他们希望对类似夏令营产品能够有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不是学校组织哪个活动就参加哪个活动,他们愿意从社会上寻找更加多元的产品,就是面向C端的,自己去报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2015年分拆了一个子公司,主要是面向C端的,就是家长一个个报名的营地式的夏令营产品。像美国的夏令营一样,依山傍水,环境非常好,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小孩们,在一起进行各种活动和锻炼。
世纪明德董事长王学辉做客中国网《教育名人堂》


Q中国网:世纪明德的夏令营区别于同行业的夏令营有什么特点呢?
王学辉这个行业是一个万花筒式的行业,产品可以很多,价值观可以非常多元化。这个行业有几个特点:低频高价,非标准,难评价,季节性强,决策者和使用者分离等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讲哪家产品一定好,因为没有特别强的标准,所以我期望夏令营能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当然,每家都需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世纪明德的主营产品是名校游学,我认为名校游学在所有夏令营产品中是一个相对的刚需,它的需求量是最大的。比如我们最开始做的清华北大的励志游学,其实每个中小学生在中学时代都有一个清华北大梦,这就是一个刚需。我们做出了符合这个刚需的产品,把这一块做到极致。当然现在不只是清华北大了,我们在上海有分公司: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在南京有分公司:南京大学;广州有分公司:中山大学等等,包括国外有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等,可以把这个产品本身的品类扩展到非常多。
我们现在也在进行产品的系统性改造,比如国家现在提出的研学旅行,我们也在加强这块的研究。因为研学旅行本身相当于学校类的课程,甚至要求全部学生停课。比如我们去西安,要研究秦岭的文化,之前需要有很多调研的背景材料,中间要有实地考察,最后还要有小组的讨论,这个研学旅行产品我们现在也在做,它的教育性更高一点。
类似于刚才我提到的青青部落的营地产品我们现在也在做,这样几乎是百分之八九十的都是教育,游的成分就很少了。因为在一个营地里边,来自全球各地的小孩在一起互相学习,同伴教育。所以整个夏令营领域里产品是非常多的,做好是非常重要的。

Q中国网:您觉得夏令营活动对孩子的成长有怎样的帮助呢?
王学辉我们的一些口号和标语:比如“励志点亮人生,视野决定未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教育不是把桶灌满,而是把火点燃”,所以我们做的这个事情,其实并不是从战术的层面,教会你一道数学题怎么做,一道英语题怎么做,主要从战略的方向上帮助大家实现目标、激励或者动机,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以我为例,如果不是因为我们县长和班主任在高中开学典礼上的这番话,也许我就没有树立这样的目标,我就不会把三四年的时间,每一天每一秒的时间都调动起来,完成这个目标。当然对我个人来讲,在中学阶段我没有出过山西,没有这样的机会来清华北大,参加五天四夜的活动,没有师兄师姐带着,亲自同吃同住同学同玩。
以前我看清华的新闻,当高考新闻出来的时候,新闻联播里边会出现清华的大门、北大的西门,那时候看着这些画面,内心就像揣着小兔子一样,非常激动。如果我当时有那样一次机会,能够深度地来这边感受5天,类似于我们现在做的这样的产品或活动,那么我接下来的人生道路应该走得会顺很多。
事实上,我们有很多的案例,因为每年参加夏令营的主要是中学生,我们让优秀的大学生去带他们,通过他们身上优秀的品质去吸引和感召他们,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好多小孩在夏令营结束的当天,和辅导员抱头痛哭,人生中第一次经历这样离别的场景。在之后的三到五年之内,他们跟辅导员老师之间保持着很好的沟通和交流。
因为中学生基本上处于叛逆时期,有好多话他们不愿意和家长讲,不愿意和老师讲,但是非常愿意和大哥哥大姐姐讲,不管是生活上的还是学习上的,所以保持长期的互动。我们经常看到小孩参加夏令营,三到五年之后,他们真的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有的去了清华北大,有的去了北邮北航,有的去了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等很多很多。
当我们的辅导员招聘新生去带下一届中小学生的时候,真的有好多同学走过来说,我当年就是世纪明德的小营员,我考上大学以后,非常愿意去带我的师弟师妹们,把我自己的成长过程和求学经历与他们分享,希望能够激励他们。这就完成了一个明德励志,薪火相传,完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这个感觉是非常美的。
世纪明德董事长王学辉做客中国网《教育名人堂》


Q中国网:教育不仅是激发,还是传承,我听出来了,您所从事的事情和您的个人经历有关系,因为您曾经对清华有着这样的向往,所以今天也把这种希望种在了孩子们的心里。您能分享一下,当您看到孩子们抱着辅导员痛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感受吗?
王学辉因为我自己也做过辅导员,明德的核心骨干都要求双肩挑。一方面要做过辅导员,亲身带过孩子,另一方面也要做一些市场和销售的工作,亲自接触学校。我自己带小孩的时候,也是真的非常感动,我们自己和营员们分离的时候也是抱头痛哭。 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是第一次这样的经历,他们从中学到大学还没有走向社会,在过渡阶段,世纪明德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社会实践的机会,他们面向的正好是他熟悉的学校和中小学生,周围的朋友也都是大学生。对他们来讲,也比较享受拿自己的成功经历和中小学生分享,享受被崇拜的感觉,我们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传递和传承。
Q中国网:听您的分享我们感受到很多美好。可以想象到,在世纪明德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也会遇到很多艰难,哪些瞬间是对公司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的呢?
王学辉要说运营公司,几乎随时随地都在解决问题,很多要解决的两难的棘手的问题非常多。但是要问起对公司发展最关键的阶段,我想几个事情比较重要。一个事情是在2007年底的时候,最早注册世纪明德,我们和清华大学基础教育学院之间有个协议,每年交点管理费,就可以以清华大学科技夏令营的名义招生和推广。 2007年底的时候,学校有考虑,因为我们的规模越来越大,他们也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提出要解除合作。我们内部的压力很大,世纪明德刚注册一年多的时间,就以这个品牌去推广,行不行啊!当时在这个关口,我们几个负责人商量,要坚定地脱离清华关系,这是好的。因为一直在清华的庇护之下,可能前期会做得非常好,但是不会长成参天大树。我们既然要成就一番事业,还是要打自己的品牌,做自己的旗号。 2007年底,我们正式与清华大学基础教育学院友好终止合作协议,以后的所有产品都是以世纪明德品牌去推广,从清华大学科技夏令营变成了世纪明德励志修学营。一开始我们非常担心,事实上没有太大的影响。到今天我们能够自己独立挂新三板,我觉得那个时候的决策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永远在清华的庇护下,我们只是清华大学比较好的一个项目,不会做成自己的品牌,也不会做成行业的领导者。
中国网《教育名人堂》节目主持人 王晓霞

Q中国网:安全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世纪明德在夏令营的活动中如何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呢?
王学辉安全第一,我们经常用八个字: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校长和家长担心的是安全问题,作为组织者,所有的责任都落在我们身上,当然更担心了。这么多年来,我们在安全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我们有安全副总,设立了安全基金。在整个夏令营活动过程中,从离开学校到上火车到五天四夜的活动再到返回学校,我们一共筛选了300多个风险点,每个风险点都有分类,是几级风险,应该几级提示。万一出现问题,我们该怎样解决。包括我们成立了志愿者应急团队,每晚上查房,汽车的晨检等等,我们把预防做到前面。
Q中国网:世纪明德已经进入了资本市场,对于未来,您有什么样的期待呢?
王学辉正如我刚才讲的,游学行业里边有这样的特点,比较分散。从美国、日本以及世界各地来看,还没有一家游学类的上市公司。其实在美国曾经有一个大使集团,艾森豪威尔总统创立的一个People to People的项目,曾经有上市,去年因为(形势)不太好,就退市了。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有一家游学类的上市公司是非常难的。这就是因为它的低频,高价,非标准,难评价,季节性强,还有教育的公益性强等等原因,比较难以形成规模,目前我们在中国做的应该是史无前例的。 世纪明德利用十年创业,专注专一,正好选择了名校游学这个相对刚需的产品,同时抓住了B2B的渠道。我们首先做到了规模优势,我们一年能接待国内游学17万人的规模。首先我们的规模足够大,一枝独秀,又正好遇到了新三板的机会。我认为,这是世纪明德这只脚最适合的鞋,我们要先穿上。 大家知道,资本市场是双刃剑,我想世纪明德应该把积极的一面用到极致。挂牌新三板,在未来3~5年的时间内实现四聚效应:人才聚集、品牌聚焦、业务聚合、行业巨变。我们自己从业务上继续生根,同时运用资本的手段做一些参控并股,建立游学的罗马同门,大家先有业务合作,然后进行资本渗透,水到渠成,融为一体。在夏令营行业里,真正做成上市公司级别,市值百亿的公司。 做强和做大都很重要,一开始先要做强,做大以后再做行业内的整合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有些行业太小太分散,是没有办法整合的。有些行业如果有资本的介入,进行适当的整合,是能够提高整个行业协同效应和效率的。
Q中国网:不愧为清华的才子,您对未来有着清晰的方向和缜密的思考,我们也相信世纪明德会走得越来越远。我们知道您一直从事青少年的心灵成长工作,那您在和儿子的相处过程中,有什么心得呢?
王学辉:说起小孩,首先是愧疚了。大家知道,创业者随时随地在解决问题,我们内部经常讲,除了工作没生活,除了同事没朋友。非常愧疚的是,前几年我要经常出差,邮件微信短信电话处理不完,陪小孩少一点,主要是妈妈带小孩。现在小孩正好也5岁多了,我们夏令营最适合的小孩是8~12岁。我开玩笑和他母亲讲:学龄前你负责,到了夏令营阶段我负责。后面肯定要抽更多时间陪小孩。到了夏令营阶段,我是希望他能更多体验夏令营的活动,我希望能够树立孩子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很多事情有自己的判断和自由的选择。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让小孩去选择自己的兴趣所在,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中国网:教育是传递和传承,也是激发和点燃。通过与王董的对话中,我们感受到了,世纪明德为教育行业的创业者树立了榜样的力量,同时也激发和点燃着孩子的梦想。感谢王董接受我们的专访!

主持人 / 记者:王晓霞视频编辑 / 排版设计:刘昌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违者必究
小编推荐

独家 | 朱永新:教育的最大失败,是把成长视为仅仅在学校才能完成的任务

深度 | 刘长铭:过于理性的人,可能不适合做老师

独家 | 卢勤:什么样的家庭关系最受孩子欢迎?记住这十条就够了!

重磅 | 2016中国好教育颁奖盛典,向优秀教育人致以至高的尊重和荣耀

独家 | 国家督学张绪培:教育问题出在对两个词的“误读”

大家 | 刘彭芝:“人大附中系”培养学生,完美理想就这十条

独家 | 朱永新:目前中国儿童权利有两大问题

观点 | 中关村二小校长杨刚:课堂,学生核心素养生根的地方

独家 | 窦桂梅:向着朝阳那方,合力打造一所有行动力的理想主义小学

独家 | 罗崇敏:共生教育论

深度 |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饶毅:到底要不要送孩子出国读书?

独家 | 陶西平:中小学教师应该像大学教授一样受到社会尊重

深度 | 资中筠:“聚天下之英才而摧毁之”,我说的就是清华

独家 | 成都市实验小学,一所未来学校的课程优化与改革

原创 | 朱永新:共同阅读,可以避免成为同一屋檐下的陌路人


微信:educenter微博:侃教育    传递中国教育最强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